“籽玉之白謂之貴,籽玉之熟謂之尊?!彼械牟饺胧詹刂?,總會先判定白度,其實白度很容易比較,而熟度卻較難把握,究其緣由不外乎需要行家知識,真正主導玉價值的,是玉的溫潤之澤。這就是籽玉的“成熟度”。那么如何看熟度呢?[查看更多]
“熟”和田玉的質地緊密,表面不會有較深的坑洼,毛孔細微且大小相對平均,用肉眼觀察,熟”和田玉表面毛孔折光柔和流暢,沒有粗滯感。另外,熟和田玉結構屬于典型的無結構,和田玉質極致密,是纖維狀交織結構的極端形態,而玉薄之處有時會顯透,但區別于青海料水性的“嫩透”,是韌性與剛性并存的“熟透”,會散出一種寶光感,有種熠熠生輝的視覺效果。
?
和田玉的熟度怎么看?
?
首先是手感,熟度的老玉有包漿,將“熟”玉握于手中有摩挲感覺,如嬰兒肌膚般的凝脂之感便會在此刻出現。為了以防作假,下面介紹一個鑒定熟度的方法,把玉在干凈的水中浸泡一晝夜,去除其表面油跡污漬的殘留,當“熟”玉從水中取出時,其表面毛孔細密,可以觀察到水與玉會迅速分離,甚至不用擦拭玉就會將水幾乎完全排除。
?
看形狀,棱角鮮明的玉石你就可以繞道而行了,熟玉過渡自然,不會有鮮明的棱角和斷面繃茬,都在歲月的歷練下變得柔和順滑,把玩起來給人一種舒爽感,順滑流暢,毫不滯手,甚至讓人擔心它會脫手而出。
?
看玉色,熟”玉之色應是有油脂光澤的暖白色調,這種色調自然而然地會給人一種精光內蘊之感,不是極白,卻又比極白更讓人感覺心情靜謐,似乎玉與人可以由此而融為一體?!笆臁庇裰恰芭鄙{,色可以偏青,但不可發冷。
?
看皮色,“熟”玉的皮色多為灑金色,且多為活皮、油皮。所以說“灑金皮下出羊脂”是有一定道理的。在一些“老熟”的光白籽中,常會感覺其表面有一層不易察覺的淡黃色包裹。
?
和田玉細度與糯性
?
什么是細度?細度即細膩度是白玉很重要的品質指標之一,也是成品外觀和手感差別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有兩個方面:一是白玉晶體顆粒大小及均勻度,另一方面也指結構的細度,即短云絮的細密均勻程度。
?
什么是糯性?糯性就是一種渾厚的感覺,打個比方,仔細看看上好的大米煮熟后的感覺,渾厚油亮均質的感覺,你還可以拿一塊用過些天的香皂,用水洗一下,就是那個感覺。人們一般只知道這種視覺上的糯性,其實和視覺上的糯性如影相隨的是它還有一種粘性,當你雕東西時,你會發現糯性好的料與鉆頭間有一種粘粘糯性。顆粒細小交織致密的料會顯得糯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