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0年至正二十年,起義將領程友瓊于殺頭領徐壽輝后,自己于湖北武昌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鑄“大義通寶”錢宣示政權確立。
大義通寶錢依天啟(徐壽輝所鑄天啟錢)、天定錢制,共分為小平、折二、折三,三種形制。
大義通寶錢,有一定遺存量,其不普通,但也非珍稀。
其三種形制譜載均有錄入。
基于此,愚收藏的這枚大義通寶錢,就顯得有些獨特了。
而之所以言獨特,乃在于此錢的形制,其直徑29.5毫米,重約9.6克。
比對大義通寶之折二型錢徑,其明顯大于折二,再比對折三,則又明顯小于折三。
故,可以肯定本品是介于折二和折三之間的脫譜新形制。
本品,因為其直徑未到30毫米,故愚以折二大樣,而非折三小樣斷之。
這一形制由于其未見諸譜有載,故在不懷疑其有可能鑄過折二大樣的前提下,只需要對實品諸項特征進行辨識,若能過關,則為真實可信,并不需要去顧忌諸譜未載這個因素矣。
辯銹識漿。
質色可鑒,此錢出于東北罐裝窖藏。
薄銹,然其銹皮成殼,如山巒疊嶂,凝重而自然。
青銅質地,銅色泛紅而老舊。
度體品文。
本品鑄體規整有加,方正圓矩,坦平地章,干凈穿口,細修輪邊,字廓雖然不甚高凸,然,字廓線條清晰。
背穿廓雖有鑄殘,但彰顯自然。
鑄體顯示其乃官爐正作,毫無疑問。
錢文書意上,大義通寶四字,楷書書就,布局協調,端莊而略具徽廟遺風。
比對可見,其與三等標稱流用錢書意乃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