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人看到西方油畫的第一眼,油畫在中國已存在了425年,在悠悠歲月中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點的中國油畫,如今的中國油畫早已形成了本土特點與風格。
回眸歷史,在中國油畫的歷史節點中,探尋中國油畫的藝術成長之路和油畫市場化的曲折進程,我們愿同讀者一起感受一個嶄新的油畫經濟時代。
1583年
從澳門進入廣州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帶來的向明神宗朱翊鈞所獻禮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這是油畫第一次進入中國。
1715年
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來到北京,此后他在宮廷中生活了50余年,將中國傳統院體畫與歐洲的“陰影法”相結合,創立了“寫實的折中畫風”,制作了大批融合中國繪畫風格的油畫。
1864年
歐洲傳教士在上海土山灣設立孤兒院,并設置“土山灣畫館”,向收養的孤兒傳授西方繪畫技術,被稱為“中國西洋畫之搖籃”。
清末民初活躍于上海的周湘等人都出自土山灣孤兒院畫館。
1887年
李鐵夫赴英國阿靈頓美術學校留學,后考入紐約美術學院。
他是中國赴歐美留學學油畫第一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早期油畫家,他在歐洲所作的肖像畫遠遠超過當時中國油畫的水平,孫中山先生稱其為“東亞畫壇巨擘”。
1910年
曾留學日本和法國的周湘,在上海創辦中西美術學校及布景畫傳習所,教授西洋繪畫技法,劉海粟、徐悲鴻等人曾在此學畫。
這是中國第一所私立美術學校,也是中國學習西方美術教育的開端。
1912年
劉海粟、烏始光興辦上海圖畫美術院,1919年改為上海美術??茖W校,并首次采用人體模特寫生,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美術學校。
1918年
在時任教育總長蔡元培的倡導下,創辦了第一所國立藝術學?!獓⒈逼剿囆g??茖W校。
1950年?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開始組織油畫家創作革命歷史畫,胡一川的《開鐐》、莫樸的《入黨宣誓》、王式廓的《參軍》等名家名作相繼問世,董希文開始創作《開國大典》。
翌年,羅工柳完成油畫《地道戰》、《整風報告》。
1955年
前蘇聯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教授馬克西莫夫出任中央美術學院顧問,并主持油畫訓練班,學制兩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開始接受蘇式美術的訓練。
艾中信的《紅軍過雪山》、侯一民的《劉少奇同志和安源礦工》等油畫名作問世。
1957年
“馬克西莫夫教授習作展”以及由他主持的“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畢業創作和習作展覽會”在北京同時舉行。
以此為標志,前蘇聯的革命現實主義繪畫對中國油畫產生深遠影響。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發,政治運動開始嚴重影響油畫的發展,正常的油畫創作幾乎完全停止,表現領袖形象和“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成為油畫的主流。
1967年
中央美術學院學生集體創作、劉春華執筆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成為“文革”期間領袖像的登峰造極之作,印刷發行量達到創世界紀錄的近10億張。
1972年
在歌頌英雄主義的特殊時代背景下,湯小銘的《永不休戰》、陳逸飛的《黃河頌》等油畫以出色的繪畫技巧受到廣泛好評。
1977年
陳逸飛與魏景山合作的巨幅油畫《蔣家王朝的覆滅》令人耳目一新,盡管還有前蘇聯繪畫的某些痕跡,但新穎的構圖和生動的造型都預示著中國油畫復蘇的來臨。
1978年
“法國19世紀農村風景畫展”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西方油畫原作展。
此后許多西方美術展覽陸續在中國舉行,極大地振奮了中國美術界。
1979年
中國美術家協會恢復。
劉宇廉、李斌、陳宜明合作的連環畫《楓》發表,是“傷痕美術”的發端,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
四川美術學院學生高小華的油畫《為什么》、程叢林的油畫《一九六八年某月某日》發表,表現“文革”期間的紅衛兵武斗場面。
美術界相繼出現一大批反思“文革”和知青題材的作品,形成“傷痕美術”的潮流,四川美術學院的學生是這一潮流的主要群體,并成長為后來的四川寫實畫派,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1980年
中央美術學院恢復畫室制。
陳丹青的《西藏組畫》發表,是中國油畫突破前蘇聯革命現實主義的影響并轉向溯源歐洲傳統的標志性作品,將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油畫從“傷痕美術”的情結中解脫出來,體現出中國畫家追求人格自由的新的價值取向。
1981年
四川美術學院學生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獲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金獎,是中國油畫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領袖肖像的尺度和照相寫實主義手法的描繪是對當時的社會心理和藝術觀念的顛覆,并引發了后來的“鄉土繪畫”潮流。
1983年
靳尚誼完成油畫《塔吉克新娘》,作品擺脫前蘇聯繪畫的影響,探索將中國傳統造型觀念與歐洲古典油畫技法相結合,引發了中國古典風格油畫的潮流。
1985年
“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術作品展”在北京舉行,這是在新時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展覽。
作品整體上體現出對繪畫語言的思考和對人自身的關注,畫家的激情和活力得以空前釋放。
中央美術學院學生張群、孟祿丁合作的油畫《新時代——亞當和夏娃的啟示》以超現實主義手法表達的思想性和觀念性引起廣泛關注,“畫什么”和“怎樣畫”開始成為畫家思考的焦點,揭開了“85新潮美術運動”的序幕。
1988年
“油畫人體藝術展”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面向公眾的裸體畫展,觀眾超過22萬人,藝術史學者將這一年稱為“中國裸體藝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一年”。
1994年
北京嘉德拍賣公司在長城飯店舉行了油畫進入中國以來的第一次專場拍賣會,開啟了中國油畫市場化的歷史進程。
王廣義、張曉剛、方力鈞等中國藝術家參加“第二十二屆圣保羅國際雙年展”。
王廣義是中國“政治波普”最早的實驗者之一。
張曉剛采用流行藝術的手法表現中國“紅色”年代的臉譜化肖像。
方力鈞是中國“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性藝術家。
1995年
中國油畫學會在北京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油畫專業學術團體。
2003年
中國政府第一次以國家名義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為王澍、呂勝中、展望、劉建華和楊福東。
高小華創作于1982年的油畫《趕火車》在北京以363萬元拍賣成交,創21世紀中國油畫最高價。
該作被譽為現代油畫的“清明上河圖”,曾獲美國亞太藝術研究院“20世紀藝術貢獻獎”。
2005年
寫實油畫作品的拍賣價格開始攀升。
靳尚誼《小提琴手》以363萬元、忻東旺《早點》以225.5萬元、艾軒《二月的午后》以363萬元、陳丹青《西藏組畫·進城三》以418萬元人民幣,創下畫家各自的拍賣紀錄;
王沂東的新作《深山里的太陽》更是拍出506萬元的高價。
2020年
在香港佳士德春拍中,曾梵志的《面具系列1996No.6》成交額高達7536.75萬港元,不但打破了畫家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更打破了中國當代藝術的世界拍賣紀錄。
徐悲鴻創作于1939年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在佳士德拍賣會上以7200萬港元成交,這不僅是徐悲鴻油畫的市場最高價,也創下了中國油畫的最高拍賣紀錄。
2020年
在中國嘉德春拍會油畫專場上,劉小東表現三峽移民的油畫《溫床NO.1》(五聯)以5712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中國內地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潘力/撰文
來源:網絡